第263节 战城 3_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新笔趣阁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 第263节 战城 3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3节 战城 3

  “弟兄们!拼啦!”胡琏挥汗如雨地大吼着,亲自端着一支冲锋枪也投入厮杀。当然了,胡琏并非只知道“死战到底”,他很有头脑,汤山镇战事已经是一场犬牙交错、不分敌我的大混战,他虽然没能力阻止全军都陷入混战,但及时地阻止了他的813团被混战漩涡卷进去。813团官兵们在胡琏指挥下,分工明确地组成一支支连排级突击队,队伍里,前排队员手持冲锋枪或轻机枪等自动火器负责开路,后排队员只顾把手榴弹越过前面人的头顶不断地扔出去,这种各司其职的作战方式很有效,并且胡琏严厉命令本团官兵不得进入混战圈内,只在圈外剿杀日军、阻击日军,同时还不许单打独斗,既有力地增援了友军,又避免本团被消耗。

  “团座!你快看!”几名贴身保护胡琏的卫兵们声音惊愕地呼喊着并直向镇外远处。

  胡琏急忙举目眺望,他看到一排密密麻麻的车灯光柱正在轰隆声中呼啸而来。刚刚看第一眼,胡琏就明白了。

  坦克,大批的日军坦克,汇聚成一支装甲集群,排山倒海地冲击向汤山镇。

  论起战略,日军里以石原莞尔为翘楚,论起战术,日军里则以冈村宁次为魁首。对此,蒋纬国是最清楚的,毕竟此时的冈村宁次只是日军的一个中将师团长,位置不低,但也不算特别高,还没有彻底地“崭露头角”,因此国军高层们都还没有注意到冈村宁次这个在原先历史上最终会统领百万侵华大军的“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官”,只有蒋纬国对冈村宁次的能力是真正地了然于心。冈村宁次在战术上究竟有多厉害呢?原先历史上的南昌会战是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南昌会战,中国军队共有4个集团军、20余万大军,并且还有三条大河可作为守卫南昌的天然屏障,冈村宁城是怎么攻城的呢?他采用了两大措施,一是力排众议地重用第师团这两个先前连吃败仗并因此而被轻视贬低的部队作为主力,这两个师团因此而奋发图强、顽强战斗,最终不负众望、完成任务;二是在只有区区3公里宽的突破口上集中了250多门重炮、130多辆坦克、100多架飞机进行重点突破,最终只用七天时间就攻占了南昌城。要知道,这种战术其实就是闪击战,并且冈村宁次玩闪击战比德国提前半年,光凭这一点,冈村宁次足以跻身名将行列。南昌会战,因为冈村宁次的指挥,日军势如破竹、大获全胜,国军丧师失地、一败涂地,日军在此战中死亡2200余人,国军死伤万余人,其中,死亡万余人。该数据可谓惨不忍睹,首先,中日军人死亡比例高达19比1;其次,中国军人死亡者占伤亡者总数%,由此可见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医疗水平是何等低劣。

  坦克,是英国人在上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的,之所以会被发明,自然是因为“战争是科技的催化剂”的结果。上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与英法联军在西欧战场上遍地挖战壕工事,双方一边都用堑壕、铁丝网、机枪群组成了一个个抵挡对方的防御阵地,一边又绞尽脑汁地想要突破对方的防御阵地,德国人因此而大规模地使用毒气弹,又发明了巴黎大炮,英国人则因此而发明了坦克。如何使用坦克?这就考验到各国军事家的战术头脑了。此时大部分的国家都把坦克跟步兵混编在一起,把坦克作为援助步兵的移动火力碉堡,包括日本军队在内,德国人则独具匠心地把大量坦克组建成专门的装甲部队,展开无往不利的闪击战。在原先历史上,古德里安虽是“闪击战之父”,但他只能说是第二个,因为第一个是冈村宁次,冈村宁次比古德里安提前半年就在实战里用上了闪击战,当然了,日本的国力军力都远不如德国,所以日本陆军不可能有德国那么多、那么强的坦克,所以冈村宁次也只能玩玩小型的闪击战,并且冈村宁次的闪击战思维也不如古德里安那么成熟和完善,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很厉害。

  南京军在南京城外用大量的堑壕、铁丝网、地雷阵、机枪群组成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御战线,实际上,这就是上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翻版,由于日军此时的战力水平等同于上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法德军队,所以南京军使用这种“已经过时二十年的战术”照样可以让日军举步维艰、裹足不前。为了破解南京军的这种战术,冈村中将在养伤期间绞尽脑汁地反复研究上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战场,毕竟两者太相似了,思考过程中,他受到两大启发,一是英国人在上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坦克突破战术,二是蒋纬国曾经在平津战场上、淞沪战场上都玩过的“小型闪击战”。

  蒋纬国给这个时空带来各种错综复杂的“蝴蝶效应”,比如闪击战,此时世界上第一个搞闪击战的就是蒋纬国,他曾在平津战场上、淞沪战场上不止一次把他手里为数不多的德国坦克集中成一支机械化突击力量对日军施行凶猛打击,他最惯用的就是用坦克群突袭日军的炮群阵地,还用该战术打掉了第101师团的师团部,自然而然的,作为战术高手的冈村中将不可避免地、极其敏锐地注意到了蒋纬国的这种“创新战术”,继而进行“师夷长技以制夷”。冈村中将的战术就是:面对南京军的堑壕防线,日军在突破点上集中大批飞机、火炮、坦克,先进行火海打击,然后用坦克群一拥而上,撕裂南京军的防线,同时掩护后续步兵进行突破。日军步兵人群的“人海战术”为什么无法突破南京军防线?因为南京军近战火力实在太强大,涌上去的日军步兵人群像割麦子般被杀得漫山遍野倒毙,虽然日军炮群威力巨大,但南京军的堑壕工事可以很有效地防备炮击,也能防备空袭,所以,日军坦克一窝蜂地冲上去,靠着自身装甲来挡住南京军的近战火力,用坦克炮、坦克机枪压制住南京军,跟在坦克群后面的日军步兵人群趁势突破就是水到渠成的。

  冈村中将这个“机械化突破战术”肯定会非常有效,但不能常用,原因有两点,一是首次使用可以打南京军一个措手不及,再次使用就没有这个效果了,紫金山阵地才是南京城的关键核心,汤山镇阵地只是南京城的外延阵地,前者重要性远超过后者,拿下紫金山等于拿下南京城,因此,日军如果在汤山镇就用上这个战术,想在紫金山再用,肯定不能如愿了;二是此战术消耗的战争资源实在太大。日本虽然号称列强,可以压着中国欺凌,但综合国力、整体军力都大不如西方列强,一下子拿出几百辆坦克,日本陆军确实没这么雄厚的家当资本,更何况,在冈村中将的设想中,日军坦克群要以89式坦克(13吨)为主力,94式(吨)都没资格参战(在原先历史上的南昌会战中,日军投入的坦克里足有三分之二是89式坦克,因为冈村中将心知肚明94式根本就是铁皮垃圾)。

  “什么?你要200辆战车?并且其中150辆还必须是89式战车?”南京战役前,听完冈村中将的这个战术构想后,松井大将先是感到不可思议,然后苦笑着连连摇头,“冈村君,你胃口好大啊!”

  日本陆军此时只有1000多辆坦克(该数据已扣除已在战争中消耗的,主要是被蒋纬国部队打掉的),并且大部分都是小型坦克或陈旧老式坦克(日军在整个二战期间累计共拥有和生产了辆坦克,最高产量是1942年,达到1300辆,此时1937年的坦克产量只有区区300来辆)。坦克,是日本陆军的“宝贝疙瘩”,特别是89式坦克,上战场后,每辆89式坦克都起码有一个中队的步兵进行“协同作战”,实际上就是专门保护这辆坦克的,日军跟其它列强军队正好相反,其它列强军队都是“坦克保护步兵”,日军则是“步兵保护坦克”。毕竟对于日本这个资源贫乏的小小岛国而言,一辆造价高昂的、十几吨重的大家伙,远比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热血军人”的性命要重要得多,死一些炮灰,不过是在靖国神社里再增加一些牌位罢了,损失一辆坦克后再造一辆就麻烦多了。这种视基层官兵为战争消耗品的理念在日军高层里早就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冈村中将一下子居然要式坦克,不得不让松井大将难以接受。日军坦克此时分为两大部分,约五分之三放在东北以防备苏联,还有五分之二投入关内的中国战场。

  “大将阁下!”冈村中将急切地道,“我反复研究过南京军的防线,他们的防线跟上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战场堑壕阵地是一模一样的,当年英国人主要就是靠战车才突破德国人的堑壕阵地,眼下的皇军也是一样的,并且还要进行加强。大将阁下,皇军想突破南京军的堑壕防线,必须要集中性地、大量地、密集地投入战车部队,二百辆战车其实已经非常少了!另外,您也是知道的,皇军的九四式战车实在太脆弱了,南京军的机枪都能将其打穿,所以必须要用装甲更坚厚、火力更强大的八九式战车。”

  松井大将再度苦笑:“冈村君,你要明白,你是日本军人,不是西方军人,你做事必须符合日本的国情啊!”

  冈村中将当然听得出松井大将的言下之意:日本虽然号称列强,但底子薄、外强中干,日本的资源本就贫乏,还要维持世界第三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自然而然,分给日本陆军的战争资源就愈发捉襟见肘了,哪能玩得起如此豪华的战车集群战术。“大将阁下,话虽如此,但不怎么做,皇军真的是无法突破南京军的防线的!”冈村中将态度非常坚定,“当年的英法联军和德军在欧洲战场上对峙两年多,难道皇在南京战场上,军也要跟南京军对峙那么久?”

  松井大将虽然并不很通晓装甲作战,但作为攻坚战专家,他在这方面还是“一点就通”,因此他明白冈村中将此战术的重要性,所以,虽然困难很大,他还是竭尽全力地向东京方面寻求能满足冈村中将要求的坦克、火炮、飞机,只不过,结果肯定不能百分之百地如愿以偿。运到南京战场上的日军坦克达到一百七十多辆,在数量上基本满足了冈村中将,但在质量上却让冈村中将大为失望,只有不到五十辆是89式,其余都是小型坦克或老旧坦克,大部分正是让冈村中将避之不及的94式。

  “弄来这么多94式有什么用?滥竽充数吗?”冈村中将愤愤不平。

  尽管如此,日军为这场南京之战算是真真正正地“下血本”了,冈村中将的战术确实很好,但消耗的战争资源太大,石原莞尔嘲讽道:“耗费这么多的战争资源就用于攻打南京,简直是荒唐!如果把这么多军队、战车、飞机、大炮以及更宝贵的时间用于攻打南京外延的广大地域,此时此刻,皇军起码已经拿下了十万平方公里的占领区。”他并非嘲讽冈村中将,而是在嘲讽东京高层和支持打南京的鸠彦王中将等人。

  一波三折地建立了日军在南京战场上的“临时战车集群突击部队”后,冈村中将心情再度雪上加霜,因为他本打算把这支“战车集群”用于攻打南京军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紫金山阵地的,结果却要被提前用到汤山镇战场上。

  汤山镇战场上,血火冲天,源源不断填上去的日军与源源不断补上来的南京军展开着你死我亡的厮杀,战线完全纠缠在一起,扭卷出一个个不断吞噬人命的漩涡黑洞。比起日军,南京军官兵们因为是“主场作战”,所以掌握着一定的地形优势,并且在近战轻武器火力上也优于日军,因此在这场残酷的人命交换中占据着不小的上风,三个南京军士兵倒下去同时起码拉着五个日本兵一起陪葬。二三公里外的一个山头上,冈村中将尽最后努力地试图说服松井大将:“大将阁下!战车集群真的不可以出击!它们的真正战场在紫金山!不在汤山镇!大将阁下,您是知道的,拿下紫金山,基本上就等于拿下南京城,而拿下紫金山的我军最大希望就是战车集群!这是我们的杀手锏,理所当然地要用在最重要的战场上!现在就使出来,后果太严重了!第一,南京军会受到警醒刺激,会在紫金山战场上加强反战车措施,到时候,我们再使出这一招就没有理想效果了!第二,皇军战车十分宝贵,如果较大地消耗在汤山镇,接下来还如何攻打紫金山?大将阁下,战车的真正威力,是要成批地组建成机械化冲击集群!近二百辆战车,一口气投入某个局部战场,冲击力是很可观的,如果损失一半,冲击力就会大打折扣了!”

  松井大将面露难色地指着远处杀声震天、炮火破云的汤山镇战场:“冈村君,你看到了,敌军抵抗非常顽强,如果现在不投入战车集群,别说紫金山了,就连汤山镇都是拿不下的呀!”

  旁边的“华中方面军”战车集群的临时总指挥、原日军战车第5联队联队长星野利元大佐提议道:“集群可以不全部参战,但可投入比如三十辆轻型战车援助汤山镇战局,好歹能够有力地援助正在苦战中的步兵部队。”

  “星野君!”冈村中将怫然变色道,“你说的不是最下等的添油战术吗?我们好不容易把这么多战车击中在一处,如果一批一批地参战,跟分散在不同战场上作战又有什么区别?”

  星野大佐顿时面露惭色:“是…我失言了。”

  “冈村君!”松井大将语气变得严正起来,“你不要再固执己见了!我已经跟你说过了,帝国军在上海虽然获胜了,但打得灰头土脸,因此,攻占南京除了军事上、政治上的意义外,还带有强烈的以胜雪耻的目的。你明白吗?帝国军需要攻占支那国都,从而一雪上海的前耻!但是,南京之战开始十多天了,帝国军还是十分不顺,打得磕磕碰碰、坎坎坷坷,几乎没能取得什么可以拿出手的战果,但却死伤了四五万将士!国际上,列强大国对帝国的冷嘲热讽可谓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东京方面大为羞怒,天皇陛下也十分不悦。所以,我们必须出手!”他不容分说地一挥手,把冈村中将要据理力争的话都堵在嘴里,“星野大佐,你可以出击了!”

  “哈依!”星野大佐立刻急匆匆而去。

  松井大将刚才这番话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私心,他先前作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此时是华中方面军总司令官,先前负责打上海,此时负责打南京,但都打得很不顺,虽然陆军大臣杉山元大将力挺他,但东京方面已经对他感到不满了,眼下,突破汤山镇防线是攻克南京的第一步,如果日军在汤山镇战役中是惨胜,松井大将极有可能会因此而被撤职调回国,这是他非常不甘心的,一来,他还没能率大军打进南京,没有完成毕生夙愿,二来,他已经快六十岁了,如果因为南京之战表现不佳被撤职,以后再被重启使用的可能性会很低,那么,他几十年戎马生涯就会以“南京之战的败军之将”而结束,留下一个遗憾终生的污点,说难听点,简直是晚节不保,自然而然,松井大将是非常不甘心就此功败垂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太好明说的原因,那就是——打完汤山镇再打紫金山,冈村中将的战车集群战术只能用一次,如果不在汤山镇使用,那么,日军攻占汤山镇会死伤惨重(没有坦克群,只能用步兵人群进行人海冲锋),松井大将随之会被撤职查办,继任者会“白捡”汤山镇胜利(松井大将用自己的名誉、前途以及成千上万日本兵的性命为代价,帮助继任者攻克了汤山镇),然后再直接捡现成的,用冈村中将的战车集群战术对紫金山发动攻击,一举获胜,拿下南京,非常顺理成章的,松井大将干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舍己为人的事,到那时候,人人都夸赞他的继任者,同时都贬低他本人。试问,松井大将心里会怎么想?他怎么可能会情愿。

  大公无私,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客观上讲,松井大将并不是自私自利的人,但他也存在着极强的贪图名誉的人之常情式弱点,在得到进攻南京的命令时,他欣喜若狂地在日记中写道:“…大局于此,今日予热烈之主见终获成功,不甚欣喜之至。余须谨奉大命,全察圣旨所存,惟仁惟威,举所谓破邪显正之宝剑诛杀马谡。”在这样的心态下,让他离开南京战场,还不如让他战死在南京。

  随着松井大将一声令下,超过一百六十辆日军坦克以及数量更多的汽车、骑兵装甲车在风雷滚滚中碾轧上了汤山镇的南京军防线,紧随坦克群后面的是又一个联队的四五千日军步兵。

  “好多坦克!”胡琏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一幕,继而看到弟兄们成群结队地在日军坦克群火力网间手舞足蹈地惨叫起来。

  “不要慌!战防炮开火!快拿燃烧瓶过来!”饶国华声嘶力竭地高喊道。

  操控战防炮的反坦克兵们发疯地开火,一门门德国造37毫米战防炮在风雷咆哮中怒绽烈焰,喷射出一道道飞火流星,即便是日军“最强大”的89式坦克,也扛不住三七战防炮的怒焰,一枚枚穿甲弹在一辆辆日军坦克上不断地炸开一团团烈火钢水,机械零件在爆炸中分崩离析,金属碎片呼啸横飞,里面的日军装甲兵被炸得血肉模糊、死于非命。飞雷炮也都发出阵阵怒吼,呼啸向日军坦克的一个个饼状炸药包在雷霆火球后炸得日军坦克装甲上焦黑如炭、弹坑如麻,继而犹如断气野兽般轰然不动,坦克虽然并没有被炸毁,但里面的装甲兵已经被震荡波给震昏过去了。阵地上的机枪手同样拼命战斗,暴雨梨花般的火力网中,装甲较厚的89式坦克被打得浑身坑坑洼洼,装甲薄得根本就是铁皮的94式坦克则被打出浑身的窟窿眼,里面的装甲兵成了浑身喷血的马蜂窝。

  “弟兄们!上啊!”守军步兵们大呼着,人人手持燃烧瓶,毫无惧色地扑向日军的钢铁狼群。电焊弧光般的弹火中,被日军坦克火力网迎头飙中的官兵们浑身血雾滚滚,部分官兵手里的燃烧瓶被子弹击碎并被弹火引燃,霎那间把这些官兵变成了火人。撕心裂肺的惨叫中,其余步兵愤怒地向日军坦克掷去劈头盖脑的燃烧瓶,被燃烧瓶击中的日军坦克燃起熊熊大火和滚滚浓烟,坦克成了里面装甲兵的烤箱,坦克内部机械设备被高温烧坏,坦克瘫痪着不动,装甲兵浑身火苗黑烟地惨叫着爬出来,迅速在枪林弹雨中毙命。(很值得一提的是,在原先历史上的淞沪会战期间,国军拿日军坦克束手无策,但日军坦克并不很强大,用燃烧瓶足以对付,蒋介石曾发电报给前线将领,要求他们效仿当时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西班牙内战期间共和军对付国民军坦克的做法,即用玻璃瓶和汽油制作燃烧瓶,但国军似乎并没有大规模且有组织地用燃烧瓶对付日军坦克的记录。由此可见,国军一些将领的战术思维是很僵化的。)

  “损失真大啊!”亲自驾驶一辆89式坦克督战指挥的星野大佐位于集群后方,他看着眼前这幕厮杀画面,不由得心惊肉跳,南京军的战斗意志犹如钢铁顽石,完全不惧怕日军的坦克,他们用机枪、战防炮、飞雷炮、燃烧瓶给日军坦克群造成了极大损失,特别是燃烧瓶,多得像手榴弹,一队又一队日军坦克在南京军漫天飞舞的燃烧瓶中被烧成了钢铁火球,不止如此,还有很多悍勇不畏死的南京军官兵抱着集束手榴弹、炸药包冲向日军坦克并与之同归于尽,尽管南京军自身也付出惨重代价,被坦克炮炸死、被坦克机枪射死、被坦克履带轧死、被坦克车身撞死者…足以上千,但日军坦克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让星野大佐痛心万分,“冈村将军说得对呀!这种战术只能用一次,因为用完一次,就没有多少战车还能再用第二次了!另外,帝国军的战车也太脆弱了…不过,事已至此,如果无功而返,一切就都白费了!已经损失了这么多战车,如果还拿不下汤山镇,就都前功尽弃了!”他狠狠心地嘶声高吼,“继续顶上去!继续前进!”

  同样在战场上的朝香宫鸠彦王中将看着战局几乎紧绷着不动,怒火冲冲、杀气腾腾地给第2、第6师团的每个联队长和每个大队长都下达了死命令:“如果今晚还拿不下汤山镇,你们就统统切腹去吧!帝国不需要酒囊饭袋!”

  死命令之下,日军几乎是不惜血本地疯狂进攻,多名联队长亲自冲锋。

  急红眼的日军坦克群继续不顾损失地横冲直撞上前,血战一个多小时,以损失近百辆坦克为代价(日军坦克之所以损失这么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南京军拥有完善的堑壕防线,很多日军坦克冲上南京军阵地后会开入堑壕无法移动,从而成为活靶子),日军终于全面地冲破了南京军的汤山镇防线。第2、第6师团的数万日军犹如决堤洪水般淹没了整个汤山镇。汤山镇战场上,“尸横遍野,草木尽赤”。在这场恶战里,日军死伤八千余人,南京军也足足伤亡了八千余官兵(有很大一部分官兵死伤于日军的机群轰炸、炮群轰击以及坦克群冲击)。

  “二公子…”蹲在一个大弹坑里的吉章简打电话给蒋纬国,声泪俱下地报告道,“防线被突破了!弟兄们都已经尽力了!真的挡不住了!”

  “不要太自责!”蒋纬国好声安慰道,“我命令,放弃汤山镇,全部撤向紫金山。”

  吉章简抹着眼泪:“好,好,我知道了。”他随即给饶国华等将领打去电话:“全体撤退!撤向紫金山!”

  饶国华中将没有撤,他的川军第145师在参战前共4000余兵力,此时已拼得油尽灯枯,剩余者不到八百人,并且大部分都在城内的伤兵医院里,还在他身边的不足五十人。一方面看到阵地沦陷,一方面看到跟自己一起出川的家乡子弟兵已经战死殆尽,极度悲愤的饶国华怒视着排山倒海而来的日军,放声大吼:“威廉二世当年如此强盛都要败亡,更何况你小小日本!任你今天猖獗至极,也终有破灭之时!”言罢举枪自尽,成为南京军第一个战死将军。

  12月13日凌晨,日军攻陷南京城外延三大阵地之一的汤山镇,涌至紫金山脚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ed.cc。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ed.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